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,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。它占地面積44公頃,東西寬300米,南北長820米,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巖條石鋪成。每天清晨的升國旗和每天日落時分的降國旗是最莊嚴的儀式,看著朝霞輝映中鮮艷的五星紅旗,心中升騰的是激昂與感動。同時天安門廣場是無數重大政治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,是中國從衰落到崛起的歷史見證。天安門廣場于一九八六年被評為“北京十六景”之一,景觀名“天安麗日”。
天安門見證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,五四運動、一·二九運動、五·二○運動都在這里為中國現代革命史留下了濃重的色彩。新中國成立后,天安門廣場拓寬,并在廣場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,后又分別在廣場的西側修建了人民大會堂、東側修建了中國國家博物館、南側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。
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。天安門建于明永樂十五年(1417年),原名承天門,清順治八年(1651年)改建后稱天安門。城門五闕,重樓九楹,通高33.7米。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基座上,是高10余米的紅白墩臺,墩臺上是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。城樓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,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漢白玉金水橋。城樓前兩對雄健的石獅和挺秀的華表巧妙地相配合,使天安門成為一座完美的建筑藝術杰作。
1949年10月1日,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并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。從此天安門城樓成為新中國的象征,它莊嚴肅穆的形象是中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