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福宮是朝鮮王朝(1392年~1910年)時期韓國首爾(舊名漢城)的五大宮之一,也是朝鮮王朝的正宮,占地12.6萬坪(57.75公頃),由330棟建筑組成,共計5792個間(古代以4個柱子為一間)。它是朝鮮王朝的始祖——太祖李成桂(1392年~1398年在位)于朝鮮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,具有500年歷史。景福宮得名于中國古代《詩經》中有“君子萬年,介爾景福”的詩句,因位于首爾北部,也叫“北闕”。
基本信息
景福宮是韓國首爾規模最大、最古老的宮殿之一,是韓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政治中心。宣祖萬歷二十年(1592年)“壬辰倭亂”時將宮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壞,當時只有10個宮殿保持完整。直到高宗同治七年(1868年)才在朝鮮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的主持下重建。
隆熙四年(1910年),日本吞并朝鮮半島,韓國淪為日本殖民地。為鎮壓韓國的“氣”。昭和元年(1926年),一座高大的石頭建筑——總督府聳立在景福宮門前?偠礁慕ㄖO計可謂居心叵測,從空中俯視,它的外形是一個“日”字,象征著日本控制著韓國的命脈。從側面望去,韓國的王宮籠罩在它巨大的陰影下。日本還以修復昌德宮為名將景福宮南面的殿閣全部拆除。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1995年8月15日,在韓國光復50周年之際,總督府建筑物的標志性綠色尖頂——高4.5米,重達12噸的龐然大物在5萬人的歡呼聲和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被徐徐吊起,總督府大樓開始拆除。韓國民眾一致認為,只有拆除這座建筑,才能恢復象征本國民族傳統的景福宮原貌,目前景福宮原貌的復原工程正在進行。
景福宮占地面積達15萬坪(約合50公頃),呈正方形,南面是正門光化門,東面是建春門,西面是迎秋門,北面是神武門。
游客在游覽宮闕時可以觀賞被指定為寶物的“交泰殿峨眉山煙筒”、“慈慶殿十長生煙筒”、“慶會樓”、“獬豸麒麟”等。處于景福宮對面的冠岳山是火山,所以采用“獬豸”(有阻止火災之意),“麒麟”意含選拔賢良。
韓國景福宮(Gyongbokkung)是李朝(1392~1910年)時期韓國首爾(漢城)的宮殿,也是李氏王朝的正宮,它是李朝的始祖——太祖李成桂(1392~1398年在位)于1395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,具有500年歷史。中國古代《詩經》中曾有“君子萬年,介爾景福”的詩句,此殿籍此而得名,因位于漢城北部,也叫“北闕”。景福宮是首爾規模最大、最古老的宮殿之一,是韓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政治中心。
景福宮東面是建春門,西面是迎秋門,北面是神武門。景福宮內有勤政殿、思政殿、康寧殿、交泰殿、慈慶殿、慶會樓、香遠亭等殿閣。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建筑物,最雄偉壯麗,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會的大殿。
主要建筑
景福宮東面是建春門,西面是迎秋門,北面是神武門(原名玄武門,后避清康熙帝玄燁諱而改名),南面景福宮(18張)(正門)是光化門。光化門在朝鮮戰爭時期曾遭全毀,重修后的光化門的門匾,據稱是韓國唯一用韓文寫成的門匾,而且是前總統樸正熙的手筆。
勤政殿
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韓國古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物,最雄偉壯麗,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賀的大殿。高宗同治六年(1867年),勤政殿由興宣大院君重建,在花紋華麗的兩壇月臺上,冠以兩層重檐,顯得雄偉壯觀。殿內有寶座和藻井,殿身四周繞以回廊,殿前鋪平石板,此外,配色華麗的丹青,造型秀麗的藻井,使建筑更為莊嚴肅穆,異常壯麗。殿前方的廣場就是百官朝會之地,廣場的地面鋪以花崗巖,分三條道路。中間的道路稍高、稍寬,是國王走的路,兩側的稍低一些,是文武百官走的路。還有品階石分列于廣場兩側。
思政殿
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邊,為國王的辦公地點!八颊币馕吨鴩跎钏紘,細心虛理?祵幍钍菄醯膶嫷。建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,燒毀于宣祖萬歷年間的日軍入侵(壬辰倭亂)(1592年),高宗同治六年(1867年)與勤政殿同時重建竣工。大正五年(1917年)昌德宮內殿被燒毀重建時,將景福宮的宮殿(包括康寧殿在內)遷至此處,并將該殿作為昌德宮的熙政堂。
慈慶殿、交泰殿
慈慶殿和交泰殿分別是王太后和王妃的寢殿。交泰殿是王妃的寢殿,這里的特點是沒有屋脊,朝向峨嵋山的殿墻及后門尤為美觀。與此同時,康寧殿、昌德宮大造殿、昌慶宮通明殿都沒有屋脊,這些建筑均為國王和王妃的寢殿。大正五年(1917年)拆除該殿,在此處重建昌德宮大造殿。經1995年的重建,恢復了歷史原貌,
交泰殿
將交泰殿后丘叫為“峨嵋山”,源自中國四川省的山名。建造慶會樓蓮池時,將池土堆成一座人工丘陵―峨嵋山。臺階上的花草,花崗巖石盆上的怪石,呈六角形紅磚煙囪上的秀麗花紋,構成一幅幅秀麗的畫面。慈慶殿建于高宗同治六年(1867年),在重建景福宮時,為趙大妃(神貞王后)而建。正面10間,側面4間,東有清燕樓,西有協慶堂,相互連接。高宗同治十三年(1874年)發生爆炸而被毀,重建于高宗光緒十四年(1888年)。慈慶殿后邊有紅磚墻壁叫做“十長生煙筒”,十分有名,墻上雕刻“十長生”,墻頂冠上10個屋狀煙囪蓋,以便排煙,這就是十長生煙筒。十長生煙筒算得上是朝鮮時代最漂亮的煙囪,現被指定為珍貴文物第810號。在狹窄的殿后,將墻兼做煙囪,刻上華麗的花紋,如此圍墻,庭園及煙囪合為一體,呈現匠人的智慧和工藝。
慶會樓
使景福宮更添韻味的是與寬闊的池塘相呼應的慶會樓和香遠亭。慶會樓位于勤政殿西北邊,是國家每逢喜事時或迎接外交使節時舉行宴會的地方,建于一個巨大的人工池塘之上。它正面10間,側面4間,為兩層樓閣,建于太宗永樂十年(1412年)。樓閣造型被譽為韓國之最,方型河池上聳立的石柱樓閣,看似巨大樓閣漂浮在池上,顯得異常壯麗。燒毀于壬辰倭亂,重建于高宗4年(1867年)。香遠亭是位于寢殿后面的后院,坐落于景福宮后苑蓮池中央的小島上,與慶會樓一樣,系人工挖池筑島后修建。其特點是與慶會樓相比更富女性的柔美。特別是建造時充分保留了峨嵋山及自然地形的特點,將人工建筑完全融入其中,可謂是韓國典型的宮內后院。香遠亭呈六角形。因為“6”象征“水”,蓋在池邊的亭子常取“六”字。與香遠亭連接的渡橋叫為“醉響橋”,與池亭和諧為一體,更增雅趣。香遠亭西北邊小泉“冽上真源”的泉水流入蓮池。
修政殿
此外還有學者們讀書的圖書室修政殿,修政殿建于高宗同治六年(1867年),是處理國事的場所。正面10間,側面4間,基座較高。此處原為集賢殿,壬辰倭亂時被燒毀。高宗時期與景福宮其他建筑同時重建。
景福宮花園
景福宮內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化遺跡。有敬天寺十層石塔(國寶第86號)、梵天寺地光國師賢母塔(國寶第101號)等國寶級的遺跡以及安裝自鳴鐘的報漏閣、安裝自動水漏的欽敬閣等,這些本來散布在全國各地,后來移至景福宮。
春天的景福宮迎春花、杜鵑花等各種鮮花綻放,花香四溢;象征祥瑞的喜鵲飛落于宮園內,那份寧謐之美,令人心曠神怡。
后花園香遠亭
香遠亭位于宮殿北側,是高宗在景福宮原后苑的基礎上新建而成,在蓮花池中間筑起人工島,并在島上建造了六角型的亭子(gazabo)。香遠亭意為“香氣遠 播”,連接小島的醉香橋則是意為“醉臥香里”的木結構橋。如果說慶會樓是國王舉行正式宴會之地,那么香遠亭則是王室休閑娛樂的場所。
乾清宮
乾清宮為高宗(朝鮮第26代國王)和夫人明成皇后居所。宮 內建有高宗居住過的長安堂和明成皇后的起居之所坤寧閣,1887年在國內最早架設電線。乾清宮也是明成皇后被日本刺客弒殺的悲劇之地。在宮內展有再現宮中 生活的用品。乾清宮之前一直處于保護狀態,直至2010年8月15日,作為文化遺產廳打造五大宮復活工程一環,開始向公眾開放。
光化門
光化門位于景福宮南側,為景福宮正門。據記載,光化門由三個虹霓門組成,其中位于中間的虹霓門供國王通行,左右兩個虹霓門供大臣出入。日本殖民時期和朝鮮戰 爭時期被焚毀。在景福宮復原工程調查中,發現被焚毀的光化門位置也被挪動,復原時又重新移至原址。2010年8月15日,光化門向公眾展示了復原后的完美面貌。
興禮門
過光化門,首先看到的就是興禮門。在景福宮中排名第二,威風凜凜。在日本殖民時期建造朝鮮總督府時被燒毀,直到1995年才被復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