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天王寺是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,因此它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。它不僅僅作為佛界守護、鎮護國家的寺院而成為政治外交的中樞,而且還是美術工藝產業等日本文化的發源地。以后將中門、五重塔、金堂、講堂等呈一條直線排列、外部則由回廊環繞的建筑模式稱為“四天王寺式”,其模式 來源應為中國和朝鮮半島。雖然殿堂、寶塔、寺院多次遭遇戰炎和天災和毀壞,但每次都得以重建,所以至今仍保持著最初建造時的飛鳥時代的雄姿,充分體現了這 座寺廟的悠久歷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。
四天王寺的香火極為鼎盛,信徒眾多。寺廟周圍是一座天王寺公園,花木扶疏,綠草如茵;公園內還有廣闊的水池、動物園等,大阪美術館也設在公園里。四天王寺的中門、塔、金堂、講堂呈南北向直線排列,這種伽藍布局是模仿了當時中國的建筑風格,與奈良的世界遺產的法隆寺一起被列為從6世紀末到7世紀前半葉所建的飛鳥時代寺院建筑的代表。建立當初,寺院內還致力於樂善好施,分設了收容孤寡老人和幼兒的施樂院,給貧窮病人施舍藥物治療,開創了日本社會福利事業的先河。